建议全校非文学类各专业都应普遍开设《应用写作》课。
大学非中文专业的写作课,其教学宗旨是启发推动大学生实现文体意识与写作习惯的转变,而不仅仅是教授他们写作几种将来工作中难免遇到的应用文。
中学(及小学)作文教学,具有一种强烈的“文学”或“前文学”、“准文学”倾向,这对学生形成有力的引导,三年六年乃至更多年头,这种倾心文学的印象、经验、爱好、理解乃至于能力,让大多数学生形成一种趣味的情调的文体意识写作习惯。而同学们将来进入社会,多数时候因工作需要产生的写作行为是一种功利行为,称之为“应用写作”。功利性的应用写作目的在于“用”,用于工作或生活。这与那种“文学”或“前文学”、“准文学”腔调的写作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为了给大家一种直观的理解,下面将两种性质文章的特点做成一个简单的对比。
“文学”写作
应用写作
情趣的,感受性的
事务的,操作性的
作者中心,以酣畅表达为旨归
读者中心,以有效阅读为旨归
个人性的,自主性的表达
社会性的,代言人性的表达
广泛性,超越性
针对性,时间性
独特的,风格化的
规范的,模式化的
唯美,多义,细腻,委婉
朴实,准确,简明,流畅
而且,这种文体意识写作习惯关涉其背后的思维习惯乃至工作风格,
问题在于,一个人的文体意识写作习惯往往是多年日习月染形成的,是与一个人的文化人格打断骨头连着筋,纠缠在一起的,总之,其转变和调整绝不是简单的事情,不是短时间内自然而然能够实现的。
所以,给大学本科经管工商等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《应用写作》课,是非常必要的。相比之下,大学的《大学语文》早已经没有意义了,应该取消。理由如下:
1.《大学语文》的教学体系、原则、方法,都是简单延续“中学语文”,所以,一直有人定性它就是“高四语文”。这一点《应用写作》与之正相反。
2.《大学语文》课,基本就是传送信息,即各方面静态的知识。在今天这样的网络资源如此丰富,查阅如此方便的时代里,这样的课程必然变得徒劳,变成一种强迫学生接受的制度。
3.1980年代初,匡亚明等几位大学校长,建议开设《大学语文》课,针对的背景是: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,中学语文教育拨乱反正缓慢,上了大学的学生、特别理科学生语文基础太差。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所以,《大学语文》课最初开设,本来是救急的性质,以后也一直饱受争议。事实是,很多大学20年前,就把这门课取消了。如“吉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”(本人是最后一届的副会长)有近20年不活动了,因为,绝大多数学校已经不开这门课了。
总之,我校应考虑取消《大学语文》课,代之以《应用写作》。
教学督导组 李亚男
2020年9月30日
上一条:《人民日报》专访教育部总督学郑富芝:八方面加强督导 四举措问责到人 下一条:新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开启
【关闭】